钛合金铰削时,刀具磨损不严重,可选硬质合金或高速钢铰刀。用硬质合金铰刀需保证工艺系统刚度以防崩刃。钛合金铰孔的主要问题是光洁度不佳,需修窄铰刀刃带宽度至0.1~0.15mm,避免与孔壁粘结,同时保证足够强度。切削刃与校准部分转接处应为光滑圆弧,磨损后要及时修磨并保持各齿圆弧一致,必要时可加大校准部分倒锥。
钛合金饺削的难点主要在于其材料特性导致的加工硬化、热传导率低以及与刀具的高亲和性。
以下是对钛合金饺削的详细解释:
加工硬化:
钛合金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加工硬化,即表面硬化层显著,这增加了饺削的难度。加工硬化会导致刀具边界的损伤增加,影响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热传导率低:
钛合金的热传导率较低,仅为45#钢的16%左右。这意味着在饺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迅速散失,容易导致刀尖局部高温,进而加剧刀具的扩散磨损。
与刀具的高亲和性:
钛合金与含钛的硬质合金粘结严重,这也会导致刀具边界损伤增加,影响饺削的顺利进行。

针对钛合金饺削的难点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选择适宜的刀具:
采用正角型几何形状的刀片,以减少切削力、切削热和工件的变形。
保持刀片刃口锋利,钝的刀具是热集结和磨损的原因,容易导致刀具失效。
优化切削参数:
保持恒定的进给以避免工件的硬化,在切削过程中刀具要始终处于进给状态。
采用高压大流量切削液,以保证加工过程的热稳定性,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工件表面变性和刀具损坏。

考虑材料状态:
尽可能在钛合金最软的状态进行饺削,因为淬硬后材料变得更难加工。
